發表文章

目前顯示的是 11月, 2019的文章

離家到台北工作兩年,你的戶頭有十萬嗎?

圖片
在我們成長的過程,學校老師教了很多知識,但從來沒有教我們如何面對「錢」這個課題。甚至大部分的父母也不會教孩子該怎麼理財,即使家境小康,爸媽大多時候也只會說「不要亂花錢」、「要存錢」,因為爸媽那一代是努力就有收穫的一代,最常見的就是,即便已將邁入老年但仍有餘力還是會心疼已成年的小孩,在很多生活的面向幫小孩一點。所以即使進入職場好一陣子,還是很多年輕人沒有想過理財這件事,因為好像沒有立刻馬上的危機會導致自己的生活品質下降。 開始工作之後,搬離家裡,開始對自己的生活負責,領到的第一個月薪水,你拿來做了什麼?請家人吃一頓飯,還是去買了什麼包來犒賞自己?其實你做了什麼都不重要,重要的是,接下來的十個月、二十個月你對你的薪水有什麼規劃? Photo by Steve Johnson on Unsplash 我在台北工作兩年,我所有的戶頭加身上的現金不到十萬塊。 我每個月薪水30K 房租12K (套房+水電瓦斯網路) 吃飯15K (不特別省錢+外食的情況) 剩下3K (通常拿來買生活用品跟看電影) 然後每個月都月光了。 兩年之後我換了一個工作,一個月40K,同時我聽到我的閨蜜計畫要去美國去玩,準備要花十萬,我嚇到了,覺得我是廢物嗎?我知道她的薪水大概也一直是30K上下,她的家庭也不是特別富裕,她說是她存下來的。 我並不是要分享什麼超強投資術,即使30K也能有什麼50%報酬率?聽到這種話術肯定不懷好意的。我要講的是,我跟她唯一的差別就是,她是台北人,住在家裡不用繳房租。 光是「不用繳房租」這件事,台北人就比我們強多了。 每個月房租加上水電瓦斯網路那些雜費 1.2W 12000 * 12 個月 = 144000 所以工作兩年下來,我們的差距是 14萬4*2= 28萬8千 28萬對當時的我來說真的是天文數字。 雖然講到這裡,消極的心又更消極,但各位北漂小資族也是不用太難過,因為我這位台北閨蜜也是因為手頭餘裕很多,平時也沒特別規劃,去了一趟美國,錢肯定也是沒留住,然後戶頭也是剩不到十萬塊錢的。 月領30K沒關係,但是請開始規劃接下來薪水要怎麼花吧! 你可能跟我一樣,是北漂要替房東繳貸款的租屋族;也可能跟我的閨蜜一樣,雖然家住台北市沒有租屋困擾,但一趟找自己

資產負債的觀念從記帳開始- APP推薦 (Money Pro)

圖片
之前有提到我消極的記帳方式,抱持的唯一的一個原則:「先分配預算,再開始花錢」 一開始我分配預算就真的把各包預算匯進不同的銀行帳號裡,因為上班族腦子很小,薪水又很少,可用的錢已經少得可憐,上班又壓力大得要命,要一一去紀錄各種預算跟使用的情況實在太強人所難了... 我一開始用一個很簡單的方法,錢不多老實說能做的規劃也很少,所以我只分別把薪水分配進三包預算(戶頭)裡面。 很多人都聽過什麼六罐子、八信封存錢法,其實我也是用一樣的概念,只是當月薪只有28K的時候,搞到六到八個預算,真的會浪費很多時間以及讓自己挫折滿滿,時時刻刻都在汲汲營營算錢,可是我就生性消極哪有辦法做到... 在我一個月只有28K-35K的時候,我只簡單把錢分成三包: A帳號:存錢。(只進不出) B帳號:生活基本開銷。(房租、吃飯) C帳號:隨便你要怎麼亂花。(各種娛樂跟網購) 反正就是每個月負責把B跟C帳號的錢花完就對了。 不過,三個預算的分配法用了一陣子之後,我開始想要增列新的預算。 會想要增加預算,是因為我發現爸媽漸老,有時候會需要添購電器什麼的,這類的臨時孝親費,我之前都列在"隨便我要怎麼亂花"的預算裡面,但長期下來,沒娛樂沒逛街實在對自己太沒人性了!!!除了孝親費之外,同時也有在思考在職進修的可能性,即使上一些線上課程學費也是要個3000、5000,所以我也想多規劃一包教育進修的預算。 隨著預算越來越多,不可能去開個第四個第五個戶頭吧!所以我就嘗試用了很多個手機記帳APP,最後我覺得 Money Pro 最符合我的需求,而且最重要的是,這是由資產負債的觀念來記帳的一個APP。(我知道也有其他APP是將資產負債歸納的更細,但是這個APP的介面最好看也最人性化,生性消極的小納針對自己的個性選了這個。) 先看一下官方的介面圖示: (Image Source: https://money.pro/tw/guide/) 在Money Pro裡面,你可以設定多個付款帳號,所以我就可以把我的各包預算設成不同的付款帳戶。多個付款帳戶是我一開始被Money Pro吸引的點,但開始使用之後,我發現它裡面有紀錄資產跟負債的設計,很多投資理財的書裡面,第一步就是教你什麼是資產?什麼是負債?但是又有多少人會真實的將這個觀念運用,甚至用在記帳上面?

記帳到底怎麼記?

圖片
記帳是老生常談,從大學開始到現在,我記帳記了十年,直到今年第十年,我才發現我對記帳的認知是錯的,記帳這件事是想要理財的第一個必須,但是怎麼記?你記帳的觀念跟想法非常重要。 我是重度手機使用者,從我有印象開始記帳起,就是用各種記帳的APP來記。即使工具發展的非常方便,但要是記帳的觀念跟初心都不對,那些一筆一筆的花費都只是流水帳而已,沒有價值。 一條條的費用是把錢花掉的紀錄,錢花掉了沒有關係,但是這些記錄下來的流水帳,我們應該要用資產與負債這樣的檢視方式,重新讓他們恢復價值。 記帳,只是看還剩多少錢可以花? 從學生時期開始,我一直以為記帳的目的是看自己此時此刻口袋還剩下多少錢,還有多少錢可以花,朋友約唱歌、約吃飯,看一下錢包剩多少,覺得反正最後幾天省一點,應該還可以過完這個月吧!所以我總是在月底戶頭空空,一直不知道錢為什麼剩那麼少,翻開流水帳也理不出任何原因。又或是總會在月底浮出這個想法:「阿我知道我那天不該跟朋友去吃那一個大餐,但是這個月都要過了,下個月小心一點就好了!」但下個月、下下個月,一樣的事情只會重複再發生,我自己也知道會發生,可是就是不知道要從何開始改善。 漫無目的的記帳,就像是被遞減的數字追債一樣! 記帳記了十年,中途放棄過很多次,但其實放棄的原因都是感覺到錢越來越少,有的是滿滿的流水帳,我即使知道我的錢花去了這裏那裏,那又怎麼樣?我感覺到我無法控制數字遞減呀!真正存下的錢實在是沒多少,一點成就感都沒有的記帳,又何必記呢? 所以,記帳到底怎麼記? 我土法煉鋼試了很多種記帳、存錢的方法,在雜亂無章又常常失敗的過程中,悟性很低的我,才體悟到記帳真正的重點。 記帳是為了要找出你的消費習慣的一種前置準備,我從過去三個月、六個月,到一年的流水帳中去歸納,在一年裡面,我針對哪些事情要花那些錢?一一歸納出來之後,我開始提前規劃預算。然後在拿到薪水的時候,就將預算一包一包的分配好。 正確的記帳觀念是:先分配預算,再開始花錢。 我一開始是很極端的作法,有幾包預算就用幾個銀行帳號來分配,一個帳號只放生活費,一個帳號是只進不出的儲蓄帳戶,一個則是娛樂或是學習用的,你可以根據你的需求跟花費來分配預算。這種用真實的多帳號來分配預算,是一件很笨又浪費時間的事情,雖然對我來說真的很有用,不過後來,

我是一個只想過小日子的消極上班族

圖片
我胸無大志,沒有什麼厲害的家世背景,也沒有什麼厲害夢想要編織,但是我知道的是,我很喜歡我的小日子。 每天上班都只是為了過好我的小日子,如果真的要說夢想,我就只想把我的日子過的小、過的好,我與我的家人都身體健康、平平安安。就這樣。 會想要寫出來,是因為我常常懷疑自己這樣對不對? 在過去的教育經歷裡面,老師都告訴我們要念好書、上好大學、進好公司,成為一個有用的人。但是等我念好書、上好的大學、進了好的公司,我開始發現我對於「有用的人」的定義得不到解答。難道有用的人,就是成為大老闆們的小倉鼠,然後我就此正式進入了跑滾輪的倉鼠的一生?(其實這應該是要用句號才對,因為我現在就是在跑滾輪的倉鼠。) 還有人說什麼,要做有興趣的工作,才會激起你在職場的動力,才能有好的表現。可是要是對什麼都沒興趣呢?我不是在開玩笑,除了過好日子,我是真的對什麼都沒興趣。好,仔細一點說,比如我對電影有興趣,我很喜歡看電影,但不代表我想要投入電影產業,在低薪高工時的狀態下,我無法喜歡這份工作,然後因為興趣,讓我還沒死就跑到地獄? 所以對我來說,工作就是一個維持生計的手段,既然是不得不做,那我就找一個不一定要有趣,但至少我不會不喜歡的工作吧。 我是一個消極的上班族,我只想過好我的小日子,除了上班之外,我不斷在找能夠讓我的小日子升級的方法,如果你對我的消極理財觀、消極上班族人生有興趣,歡迎常常點進來看看。 但是請記得,我很消極,又要上班,有空才會更新。